
提升師資質量: 1.
教師評鑑 2.
教學評量 3.
教學彈性薪資 4.
教師教學精進措施 5.
教師研習 6.
教學獎勵
為了提升教學品質,鼓勵教師教學成長,本校辦理教師評鑑,以五年為一週期,並訂有追蹤輔導機制,研究方面提供教師經費並協助加入研究團隊,教學方面提供傳習教師、微型教學及教學錄影等措施,協助評鑑未通過及條件式通過教師增進教學研究成效,以提升本校教師素質。透過每學年度舉辦新進教師研習營、教師傳習及微型教學諮詢以強化新進教師輔導措施,針對教師課堂上的教學精進,每學期依教學意見調查結果頒發優良課程獎勵及進行課程追踪改善精進措施。此外,本校亦致力於降低生師比(自95學年度25.5降低至104學年度22.28),以提升教師教學品質。

本校自95年起實施教師評鑑,教師任教每滿五年應受評鑑一次,目前持續推動第三週期教師評鑑作業。教師評鑑指標包含教學、研究及輔導和服務三大項目,系所得於校訂比例範圍內自訂展現系所屬性差異之評鑑比例。累計至105學年度止,共完成656人次教師評鑑作業。教師評鑑未通過與條件式通過教師之教師,本校訂有完整的後續追蹤輔導機制,以期提升其研究能量及教學成效。

本校全面維持教學意見調查匿名紙本施測、訪員訓練機制,以提高教學意見調查之公信力。且為確保本校教學意見調查品質,進行量表的信效度分析,結果顯示量表的建構效度及Cronbach’s α信度值均良好,故將其結果作為改善教師教學品質、教學獎勵、追蹤輔導、教師評鑑、乃至於教師升等的參考依據之一。依據全校教學意見調查結果,結果顯示本校施測完成率自102學年度起提升並保持88%以上的完成率,且教學意見調查平均分數穩定。
目前已完成101學年度第2學期至104學年度第1學期開課學制/學院、修課學生年級、班級規模教學意見調查統計,並持續檢核教學評量之效度分析,以完善本校「學士班暨各學制英語授課課程教學優良獎勵辦法」之執行依據。100至105學年度第1學期的教學優良課程獲獎情形逐年成長。此外,本校亦持續進行教學意見調查追蹤改善精進教學計畫及報告,100至104學年度累計完成94門課程(87位人次教師)之改善精進教學計畫及報告。
除學期末之教學意見調查外,本校自94學年度開始實施大學部畢業生離校之教師教學滿意度調查(研究所自95學年度開始實施),以多類別檢核方式作為交叉檢視教師教學成效之依據。評量結果之應用範圍包括:教師評鑑、教師升等、傑出暨優良教學獎教師遴選、教學優良課程獎勵等。
此外,本校自98學年度第2學期開始應用「教學意見即時回饋系統」平台,教師可運用各校教學意見調查題庫於學期中自行建立課程適性問卷,利用紙本或網路調查及時取得學生對於教學進度與內容之回饋意見,以提升教學成效。
本校現有的教學評量類型如下表:
問卷名稱
|
實施年度
|
施測方式
|
實施內容
|
教學意見調查
|
88學年度起
|
紙本施測
|
依課程類別建立10類別問卷,並訂有「學士班暨各學制英語授課課程教學優良獎勵辦法」,獎勵教師提升授課品質。
|
教學意見即時回饋系統
|
98學年度起
|
網路施測
|
教師可自行建立問卷,並可隨時查看學生回饋意見。
|
學生學習成效教學意見調查
|
99學年度起
|
網路施測
|
建立每門課學生能力培育達成度檢核之客製化問卷。
|
畢業生離校問卷
|
94學年度起
|
網路施測
|
透過畢業生對系所與任課老師之回饋問卷,協助系所課程規劃。
|

圖10:1001-1041施測完成率

圖11:1001-1041教學意見調查平均數

為鼓勵教師強化教學策略,增進教師教學效能,本校訂有新進教師1學年內需參與教學精進措施,採個別會談或小組會談、教學錄影、微型教學等方式進行。
微型教學是利用本校具備電子白板、投影螢幕、互動式IRS等教具的「微型教室」,進行個人的教學技巧演練,或與同儕一起進行微型教學精進,並可錄影提供教師作為提升教學之用。自99學年度第2學期起開始實施,安排新進教師擇合適之領航教師,進行微型教學演示。自100至105年度新進教師人數共有135名,其中有115名教師參與微型教學,參與比例85%,滿意度平均達4.9分以上,成果統計表如下表。
年度
|
學期
|
新進教師人數
(不含約聘教師)
|
參與教學精進服務人數
|
參與比例
|
滿意度統計
(5分量表)
|
100
|
99-2
|
11
|
10
|
91%
|
4.88分
(4.75/5)
|
100-1
|
22
|
20
|
91%
|
101
|
100-2
|
10
|
9
|
90%
|
4.83分
(4.78/4.88)
|
101-1
|
11
|
11
|
100%
|
102
|
101-2
|
6
|
6
|
100%
|
4.97分
(4.94/5)
|
102-1
|
10
|
10
|
100%
|
103
|
102-2
|
3
|
3
|
100%
|
4.89分
(4.9/4.88)
|
103-1
|
13
|
13
|
100%
|
104
|
103-2
|
9
|
7
|
78%
|
4.83分
(4.9/4.75)
|
104-1
|
13
|
9
|
69%
|
105
|
104-2
|
11
|
9
|
82%
|
4.96分
(4.92/5)
|
105-1
|
9
|
6
|
67%
|
106
|
105-2
|
7
|
2
|
29%
|
5分
|
合計
|
135
|
115
|
85%
|
4.9
|

為協助教師順利進行教學、研究、服務等工作,本校自97年度起訂定傳習制度實施辦法,由各院推薦「傳授教師」(mentor)並受理同儕教師申請為「承習教師」(mentee),共同組成傳習團隊,辦理小組座談、講座、教學觀摩、校外參訪等傳習活動,以利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經驗之傳承與分享。
97至105年度執行情形如下表,其中三年內新進教師參與教師傳習比例達70%。
學年度
|
參與人數
|
Mentor
(資深傳授教師)
|
Mentee
(承習教師)
|
100
|
37
|
57 (36)
|
101
|
37
|
77 (60)
|
102
|
36
|
80 (59)
|
103
|
33
|
88(65)
|
104
|
35
|
68(52)
|
105
|
35
|
83(67)
|

本校每學年舉辦新進教師研習營,以協助新進教師及早適應,提供新進教師開拓職涯規劃之協助。近年並推動以工作坊形式融入研習中,讓老師達到「做中學」之目的。學期中也不定期舉辦教師教學增能研習,期許教師透過研習活動凝聚教學熱忱並提升專業能力。
105學年度起,由各學院辦理跨領域教師成長社群講座,邀請各領域大師以經驗分享方式活化教師跨領域合作的想像與可能性。
日期
|
主題
|
講者
|
105/10/17
|
指揮台與講台
|
簡文彬 指揮家
|
105/11/23
|
從海洋生物到醫藥生計
|
海資系 廖志中 教授
|
105/12/09
|
善變,創新,成長
|
日月光半導體 周光春 資深副總
|
106/03/15
|
誰來跨領域?
|
臺大社會系 陳東升 教授
|
106/04/11
|
從教學中豐富自己的生命
|
悠識數位創新策略 蔡志浩 總監
|
106/04/29
|
那些池上教我的事:自然秩序與土地倫理
|
蔣勳 作家
|
106/05/10
|
大家一起閒聊:非正式的分享、互學、共創
|
政治大學 吳靜吉 名譽教授
|

本校訂有「延攬及留住大專校院特殊優秀人才實施辦法」及「延攬及留住大專校院特殊優秀人才原則」藉以鼓勵教學表現優異之教師,每學年由本校「教學傑出獎遴選委員會」遴選出至多3位教學傑出獎教師,並由學校聘為特聘教授或傑出教師,教學績優教師則是依各學院教學績優教師遴選辦法遴選各學院之教學績優教師。
獲獎教師積極開設大學部必修課程及通識教育課程,以落實名師領航;另獲獎教師全數進行教學課程錄播,以提供教學觀摩。
100至104學年度獲獎教師人數如下表。
學年度
|
獎項
|
獲獎名單
|
105
|
傑出教學獎
|
機電系 嚴成文、電機系 謝東佑、教育所 梁淑坤
|
教學績優教師
|
外文系 楊郁芬、哲學所 越建東、外文系 田偉文、生科系 張學文、
化學系 詹揚翔、應數系 黃杰森、物理系 黃旭明、機電系 錢志回、
資工系 楊昌彪、電機系 馬誠佑、環工所 林淵淙、企管系 林豪傑、
企管系 林峰立、財管系 鄭 義、資管系 吳仁和、海工系 張揚祺、
海工系 李賢華、海科系 張詠斌、政治所 王群洋、通識人文社會組 江政寬、
通識中心運動健康組 羅凱暘、中文系 杜佳倫(連續3年支援通識)、
師資培育中心 鄭雯(連續3年支援通識)
|
104
|
傑出教學獎
|
光電系 于欽平
|
教學績優教師
|
中文系 杜佳倫、音樂系 翁佳芬、外文系 歐淑珍、化學系 詹揚翔、
生科系 江友中、應數系 張 中、物理系 郭啟東、電機系 謝東佑、
機電系 錢志回、資工系 楊昌彪、光電系 陳俐吟、電機系 莊豐任、
企管系 林峰立、企管系 佘健源、資管系 范瑞珠、海工系 張揚祺、
海資系 廖志中、社會系 萬毓澤、政治所 王群洋、亞太所 翁嘉禧、
通識中心運動健康組 羅凱暘、師培中心 鄭雯(連續3年支援通識)、
海科系 陳孟仙(連續3年支援通識)、環工所 袁中新(連續3年支援通識)
|
103
|
傑出教學獎
|
機電系 嚴成文、機電系 錢志回、教育所 莊雪華
|
教學績優教師
|
哲學所 楊婉儀、外文系 李祁芳、外文系 鍾敬堂、生科系 劉仲康、
化學系 林伯樵、物理系 郭啟東、應數系 蔡志賢、資工系 楊昌彪、
光電系 于欽平、電機系 謝東佑、電機系 莊子肇、企管系 王致遠、
財管系 林玉華、資管系 范瑞珠、企管系 林峰立、海資系 李玉玲、
海工系 張揚祺、政經系 李明軒、社會系 邱花妹、通識自然組 戴妙玲、
海科系 陳孟仙(連續3年支援通識)、環工所 袁中新(連續3年支援通識)
|
102
|
傑出教學獎
|
機電系 錢志回、光電系 于欽平
|
教學績優教師
|
中文系 蔡美智、外文系 盧莉茹、劇藝系 殷偉芳、化學系 王家蓁、
生科系 劉昭成、應數系 羅春光、物理系 郭啟東、光電系 陳俐吟、
資工系 楊昌彪、電機系 莊子肇、環工所 袁中新、財管系 林玉華、
企管系 王致遠、企管系 林峰立、企管系 吳基逞、海工系 張揚祺、
海資系 李玉玲、海工系 李賢華、教育所 莊雪華、政治所 王群洋、
社會系 陳美華、通識自然應用組 張學文、
通識人文社會組 江政寬
|
101
|
傑出教學獎
|
海工系 陸曉筠
|
教學績優教師
|
中文系 紀志昌、外文系 歐淑珍、外文系 李祁芳、生科系 劉仲康、
化學系 蔣燕南、物理系 郭啟東、資工系 楊昌彪、機電系 錢志回、
電機系 李錫智、通訊所 黃婉甄、光電系 于欽平、環工系 袁中新、
資管系 范瑞珠、企管系 黃北豪、企管系 林峰立、財管系 林玉華、
海工系 張揚祺、海資系 李玉玲、政治所 廖達琪、社會系 王宏仁、
通識人文社會組 越建東、通識運動健康組 林宗正、
通識自然應用組 戴妙玲
|
100
|
傑出教學獎
|
企管系 吳基逞、教育所 洪瑞兒
|
教學績優教師
|
中文系 何樹環、劇藝系 殷偉芳、外文系 洪敏秀、物理系 郭啟東、
生科系 劉仲康、化學系 蔣燕南、應數系 羅春光、資工系 楊昌彪、
環工所 袁中新、電機系 李錫智、機電系 錢志回、光電系 于欽平、
資工系 范俊逸、企管系 林峰立、企管系 黃北豪、人管所 趙必孝、
海工系 張揚祺、海資系 李玉玲、政經系 辛翠玲、通識自然組 戴妙玲、
通識自然組 趙大衛
|